王小妮:哪一个毕业生敢试试“慢就业”?
文 | 王小妮
我教的最后一届大学生已经工作两年了,而最早毕业的是在2009年。不久前,为《上课记》的再版,我请他们中的20几个人写写进入社会这几年的感受,发出邀请不过十天,收到19篇短文,涵盖了2009到2014年毕业的六届学生。
社会现实足够慷慨地“犒劳”了这些刚出校门的年轻人,让他们急于说话,再不像读书的时候,喜欢追着老师问:写什么呀,怎么写呀,老师。
刚收到简要的邀请,他们立刻就回应:我写。
恰好刚收齐他们的文字,就在网上看见一篇提倡“慢就业”的短文,读过后有两个吃惊:
首先文中说,预计2016年等待就业的各类学校毕业生将达到1000万,这是多庞大的数字。
另外,短文作者能那么轻松明快地讲出一通大道理:“许多人的择业观正悄然改变,不再恪守‘毕业即工作’的传统模式”,而是并不着急,“选择暂时游历、陪父母、了解市场等,成为‘慢就业’一族”。
可是,究竟谁承受得起这种慢?
▍1.大四的焦虑
我手里保存有五张明信片,都是同一个女生寄来的,她读书时,一到假期就去旅行,漠河、鼓浪屿、张家界,每到一个新地方就寄一张明信片给我。最后一张寄自她毕业那年:“我毕业了……其实现在心里依旧忐忑,但是我会勇敢面对未知的一切!”
从此再没收到明信片,一毕业她就去工作了。
▲ 学生寄来的明信片(作者供图)
两年多过去,为征集文章联系她,她第一句话就问:“可以写负能量吗?”
在学校里,她是个有独立主张的姑娘,大二时候选什么代表,统一发了印好的候选人名单,她没给名单上任何人画勾,而是给她自己了投一票。在新发来的文章里,她说她现在“沉默而安全,小心翼翼地过每一天”,“脑海中依然常常会浮现‘梦想’这个词,也只是无奈想想罢了。安身立命,毕竟要先以工作安身,再谈以梦想立命”。
如果最初她不是去工作,就没有经济来源,普通家庭的子女,农民工的子女从小到大一直读书,读了16年,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钱,终于熬到了自食其力,哪儿敢拖着不工作?
这位女生去了南京,最初和十个人合租一间房子,五张架子床。除了床,再没有任何私人空间了,她的领地就是一张床铺,第一份工作月收入3000。
我们都知道大学的四年间,大一最浪漫,大四最焦虑,凡是有点能力的家长都会早早动用关系想办法,他们的想法很直接,读书为的什么,就是为就业,这么大的事父母哪儿能不管。
曾经有一年上大四上学期的课,有个学生来请假,说家里给找了份人人羡慕的工作,回家的飞机票已经买好,不赶快回去报到这职位就被别人占了。
更多的家长无力帮手,只有着急,只有凭空鼓励孩子自己出去闯。
爱旅行的同学这么介绍她的母亲:
“我妈是一个什么事儿都自己扛,特别能干的人,从来不干涉我,从我五年级起每年都要出去独自旅游,到了初中要在学校附近租房子,高三突然心血来潮不去上课去学编导参加了艺术类高考,上大学跑出小岛到处追星看演唱会,毕业后任性来了南京一直待在这里……我妈从来没有干涉过我,更没有阻拦过我。”
真是个了不起的母亲,而越是这样,她就越要赶紧安顿好自己,让母亲放心。
另一个女生毕业后带2000块钱到了北京,先投奔亲戚,住在南六环外,坐十多站公交车才能到达进城的地铁站。每天都要有花销,又不想向乡下的父母要钱,这种时候能不急着找工作?“慢就业”,想想都不敢。
其实无论什么家境的中国式父母,十几年的时光心血“供养”出来的子女,没有不想尽快送出去混世界的,陪在身边三五日还温馨,随后必然是父母亲戚着急,街坊邻居议论纷纷,各种同学指指点点。
▍2.顽固的社会心态
怎样对待刚出校门的年轻人,是判断一个正常社会还是畸形社会的试金石。
常听做老板的抱怨刚毕业的学生能力差,更常听年轻人说被随意差遣克扣工资,大学生实习期间没有报酬,甚至有的要给实习单位交钱。每个刚入职的新人都像旧时候的小跑堂小力工小学徒,处处谨慎小心,熬过新入职的艰难时段。
有个学生写到他做第一份工的第一天:
下班时间到了,看看别人都在闷头忙着,当然不敢走,两个多小时后才跟着大家离开。路上轻声问工资到底是多少?
别人告诉他:一个月1500。
这是在北京呀,他赶紧问:说的是3500呀。
别人说:那是理想工资,固定工资就是1500。
他给老板打电话:说好的不是3500吗?
老板说:到了月底,算上提成的话应该有吧。
对新人严苛的最直接理由是没工作经验,无论你读多少书,工作经验像山一样挡着。在这样的现实目前,年轻人当然首先要急于攒资历,得有多大的定力多强的后盾,才能不去找工作,慢悠悠地去旅行去陪伴父母去了解市场?
一个学生从海南岛坐一夜长途大巴到深圳应聘他的第一份工作,笔试还没开始,先通知他签字领500块路费补贴,这让他很意外,这是他二十几岁生涯里,从父母以外的人那里拿到的第一笔钱,而且是无功受禄。他好感慨:“对于一个毕业生来说,这种善意的温暖,让人心生好感。”
之所以觉得意外,因为有悖于心知肚明的常态,无论它多无情无理。
不可能要求社会的冷酷有改变,年轻人能主动做到的只有对自己好一点。
一个女生已经工作了,曾经想再考研,再三衡量后决定还是工作,她说自己“越来越爱做饭了,特别是在疲惫和失落的时候,最近我还开始了一项业余事业——卖午餐便当。研究做菜是我的精神鸦片,就像文学一样,大部分人热爱的是作为消费品的文学或者食物,他们能轻易地分辨出食物是否好吃,小说是否好看。但是还有很多人,热衷于创造美好,所以他们愿意把时间花在钻研怎样让食物更美味和文学理论研究上”。
即使没办法被人去爱惜去珍视,总还有自己对自己的爱惜和珍视,看上去爱好做饭的女生只是在讨论调料和菜谱,平凡又琐碎,可我相信她会逐渐碰触到生活最敏感最高级的部分,通过食物或者通过文学,它们都是她喜欢的。
另一位同学研究生毕业了,现在做的并不是他所学的,他说自己总是“错位”。事实上大多数年轻人根本不可能设计和谋划自己的人生,他们只能靠本能和无数的偶然撞出一条路,谁知道它是不是适合自己,一往无前地往前撞就是了。
▍3.谁敢慢下去?
已经工作了六年的一位同学,从海南岛到山西到福建,换了好几份工作,现在在福州,和进城打工的父母弟妹住在一起,她说:
“在学校时还是他们的骄傲,工作后,挣微乎其微的工资,社会似乎总在排斥我。不知道哪里出错了,别人都能适应的准则,我却永远无法适应。内心的悸动与现实的要求之间的冲突,常常活在羞愧与自责当中,无法让父母长脸,也无法让自己心安,每天就像活在夹缝之中,不知道怎么突破,找不到出口。
后来看到有人说:要认识你自己,要尊重自己的想法。我才发现,我连我自己都不认识,我连自己都找不到。”
她的弟弟做汽车销售,每天很辛苦,她劝解他找点喜欢的事情来做。弟弟不屑。问他喜欢做什么,他说他喜欢挣钱,挣很多的钱,把亲戚朋友都安到自己开的公司里。她对弟弟说,钱也不是最重要的,可以找找自己的兴趣。弟弟不耐烦了,回了她一句:
“搞得自己好像有多懂似的,你现在也是要三十的人了,看看你自己混成了什么样,还来教我。”
她说自己确实混得没什么样子:“毕业六年,身边的同学,弟弟妹妹们都开始变得成熟稳重,适应社会,只有我,一直处于社会边缘,不肯融入,躲在自己的世界里。
从小被教育要为父母争光,为学校争光,为国争光。只要学习成绩好,就能让父母脸上有光。走上社会后,就是一份好工作,高薪酬。”
不过3000多的收入,念了那么多书,也只是刚能养活自己,所以,没读过大学的弟弟才底气十足,她才自觉惭愧。在这种时候,她如果放弃福州月薪3000多的工作,去旅行,去陪父母,去慢慢理解社会,谁都会说她太荒唐。
事实上人们早习惯了一切都由钱来衡量,没钱只能争分夺秒去挣,有钱可以躺着享用一生,一切好像都和钱多钱少有关,和速度快慢没关。
不踏进就业的滚滚洪流,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,即使现在能靠得上的父母也将会老去,完全无力帮忙的父母还暗自盼望靠进了城的子女安享晚年。
▲ 新闻资料图:年轻的求职者
一张表格很能显现这洪流的压力:
2001年大学毕业生是115万,到2016年本科毕业生已经到了765万。
即使工作了,压力依旧大,一个在香港读研后在北京谋得一个职业的同学说:“在这里活成一个普通人,我就输了。”
为什么输,输在哪儿,她也说不清,但她知道她二十几岁的生命里经历过什么,这些东西累积在一起压向她,让她轻松不起来,快乐不起来,她只能跟上那个洪流的滚滚节奏,一丝一刻不敢怠慢。
原标题:你想试试“慢就业”?
【作者简介】
| 腾讯·大家专栏作者。
【精华推荐】
·END·
大家 ∣ 思想流经之地
微信ID:ipress
洞见 · 价值 · 美感
※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《大家》独家稿件,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,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@foxmail.com